次氯酸鈉作為一種高效、廣譜、安全的氯消毒劑,可以水解生成氧化能力很強的次氯酸和新生態氧,其消毒機理是通過與菌體蛋白質、DNA、脂類發生氧化作用或破壞磷酸脫氫酶,使糖代謝失調而導致細菌死亡。次氯酸鈉應用在飲用水消毒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并仍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消毒劑。在消毒領域,微生物的滅活速率和動力學模型是評價消毒效果和設計優化消毒工藝的基礎,對飲用水微生物的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早期氯消毒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對細菌和病毒的殺滅進行消毒動力學模型的建立和改進。然而,有關氯消毒劑對線蟲滅活效果以及現有動力學模型是否能準確反映消毒劑對線蟲滅活過程的研究卻很少。目前,已有以飲用水中常見的小桿線蟲(Rhabditis sp.)為對象的氯消毒滅活動力學研究報道。
不過,繞線蟲(Plectus sp.)也是飲用水中檢出率較高的一種線蟲,目前對該蟲的滅活效果和滅活動力學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為了在飲用水微型動物污染控制中選擇有代表性的種類并了解不同種類的微型動物在氯消毒劑的作用下的不同表現特征。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47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