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鈉溶液穩定性差,光照、濃度、溫度、金屬陽離子雜質、pH值等對其穩定性均有較大影響。次氯酸鈉溶液里發生自氧化的歧化過程,使其轉化為氯酸鈉和氯化鈉。
(1)光照影響及穩定措施
次氯酸鈉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在日光(特別是紫外線)的作用下,極易發生光化學分解,光照約20h,就可分解掉90%的有效氯。針對光照影響,并考慮其對金屬的腐蝕性,選用玻璃纖維增強聚酯、硬質聚氯乙烯、聚乙烯等材質容器和襯玻璃或橡膠的鋼制容器,或選用棕色玻璃瓶,避光保存效果好。
(2)溫度影響及穩定措施
次氯酸鈉即使在常溫下也會自然分解放出新生態氧。在15攝氏度時,次氯酸鈉水溶液一般較穩定,溫度稍高即逐漸分解,溫度達70攝氏度以上時分解猛烈,甚至可發生爆炸。其分解率隨溫度升高而迅速增高。
次氯酸鈉生產過程中反應溫度控制在20〜30攝氏度范圍,釆取有效的冷卻措施,不斷移去反應熱。次氯酸鈉儲藏環境要陰涼通風,環境濕度度一般越低越好。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50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