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粕生產中,漂白的目的是使漿粕白度指標達到生產粘膠纖維的要求,并進一步去除雜質,提高纖維素純度。次氯酸鈉是常用的漂白劑,漂白原理是利用次氯酸鈉對纖維素的氧化作用。次氯酸鈉是一種弱酸鹽,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在堿性介質中釋放出[0],可氧化雜質、漂白漿料,反應式如下:
NaOC1+H20:~'HOCI+NaOH
HOC1[0]+HC1
PH值為酸性時,生成氯:
HOC1+HC1FH20+Cl2
次氯酸鈉溶液中主要成分隨PH值變化而不同。這些成分的漂白能力比較為:HOC1>C1>NaOC1。在實際生產中,漂液的PH值越高,漂白速度就越低,漂白速度過于緩慢不利于生產,如果要加快漂白速度,就需要適當降低漂液的PH值。但PH值過低時,漂液主要成分是氧化能力強的HOC1和cl,使纖維素氧化過度,加劇了纖維素降解,造成甲纖損失,降低了漿料甲纖含量,使漿粕純度降低,影響漿粕成品質量。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case/24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