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的氯化消毒處理過程中,如果原水中含有某些有機物,如腐殖質類,工業污染物等,能生成三鹵甲烷類氯代有機物,使飲用水的致癌活性增加,含有較多的氯代有機物的飲用水對人體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為避免在飲用水處理中產生大量的氯代有機物采用的主要對策是:
a.盡量選用末受有機物與藻類污染的清潔水源;
b.提高加氯消毒前的各水處理工藝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如加起作用的活性炭過濾器)
c.改用不會產生的氯代有機物的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劑進行消毒;
d.科學合理的投加氯化物劑量對飲用水,一般情況對每t水投加量為1—1。5克次氯酸鈉(NaC10),具體添加量要視水質情況而定,適當的投加量要靠余氯的檢測來掌握,根據國家飲用水標準:在供水管網末端出口余氯量應達到0.03~0.05mg/1。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case/29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