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的表征
TG—DSC表征結果Ni2O3一MnO2一CeO2/7一A12O3催化齊0的TG—DSC曲線見圖1。圖1的DSC曲線中,89.5℃左右的吸熱峰主要是試樣吸附的水分子脫附所致;132.0oC和169.5℃處的吸熱峰分別是硝酸鈰和硝酸鎳失去結晶水產生的吸熱峰;244.5cC處的放熱峰為KMnO分解所致;279.5oC處的吸熱峰歸屬于硝酸鈰及硝酸鎳的分解。TG曲線中有2個明顯的失重階段:
第一階段是50~200oC,該過程為失去吸附水以及硝酸鈰和硝酸鎳失去結晶水,失重率約為14.38%;第二階段是200~450oC,該過程為KMnO、硝酸鈰及硝酸鎳的分解,失重率約為17.10%。400℃后TG曲線大致保持水平不再失重,說明催化劑內各組分的反應基本完成。因此,該催化劑適宜的煅燒溫度應高于400。
催化劑的評價
在2.2.1~2.2.3節(jié)中,用于評價的NO一MnO一CeO2/7一A12O催化劑的Ni2O,MnO2,CeO2的負載量(W)分別為25%,2%,l%。
pH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反應體系的pH對NaC10分解率的影響見圖4。由圖4可見,NaC10的分解率在中性條件下最大,酸性條件下次之,堿性條件下最小。這是因為
NaC10溶液成分復雜,pH>9時以CIO一為主;隨pH的減小,CIO一含量逐漸降低,而HCIO含量逐漸增加;在pH=6~8時,HCIO和CIO一共存;pn=5ft,~,HC10含量接~100%_2。同時,由于在堿性條件下催化劑表面帶負電,而在酸f生條件下催化劑表面帶正電J,從而推測催化劑在中性條件下接近電中性。所以在pH=9的堿性條件下,CIO一與催化劑表
面相互排斥,不易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反應,因此NaC10分解較慢;在中性或弱酸『生條件下,中性的催化劑可以與C10一反應;而在pH=5時,雖然有大量帶正電荷的催化劑存在,但C10一含量極低,分解率也很低。綜上所述,該反應適宜在中性或弱酸性條件下進行。
有效氯含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有效氯含量對NaC10分解率的影響見圖5。由圖5可見,有效氯含量越高,即NaClO濃度越高,NaC10的分解率越大。這是因為在一定的反應時間內,高濃度的NaC10被吸附到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分解反應的幾率高,因此濃度高的NaC10溶液的分解速率快,分解率大。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case/4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