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制備次氯酸鈉的設備叫作次氯酸鈉發生器,通常是利用電解食鹽水(或海水)制取次氯酸鈉水溶液。將食鹽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通過電解裝置,在直流電場作用下,溶液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分別移向陰極和陽極,當施加的電壓大于氯化鈉的分解電壓時,即發生電解作用。
次氯酸鈉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具有與氯氣相同的特殊氣味,商品次氯酸鈉水溶液的有效氯含量為10%~12%。在飲水和污水消毒中投加次氯酸鈉可以獲得與投加氯氣相似的效果,即形成次氯酸。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次氯酸鈉水解形成氫氧根離子,使水的pH值提高。
次氯酸鈉發生器根據其工作情況又可分為連續式和間歇式兩種類型。連續式次氯酸鈉發生器是由數根次氯酸鈉電解管并聯組成,鹽水質量分數為3%,連續通過并聯的電解管,產生的次氯酸鈉溶液不斷流入次氯酸鈉貯槽,供使用。這種發生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電耗低、耗鹽量小,生產的次氯酸鈉濃度可達10‰~20‰(有效氯含量)。其缺點是在電機表面易形成鈣鎂等沉積物,需要經常清洗電極。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47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