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預氯化已在很多水廠得到應用,但是氯與水中的有機物反應產生三鹵甲烷(THMs)和其他鹵化消毒副產物,這些鹵化有機化合物中有許多被推測是致癌物質,對飲用水的水質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采用次氯酸鈉代替氯的氧化作用,可進一步減少消毒副產物的產生。與預氯化相比,無論在控制消毒副產物(DBPs)的產生方面,還是在使用的安全性方面,次氯酸鈉預氧化都具有實際的意義。
經過次氯酸鈉預氧化后的原水,在混凝沉淀后,去除率明顯提高。這表明原水經次氯酸鈉預氧化后,可以降解或破壞水中有機物的結構,能夠有效改善混凝沉淀效果,改善出水水質。
當原水水溫在6.0〜15.0℃時,次氯酸鈉投加量在12.5mg/L條件下,經過氧化20min后,去除率可達到25%左右;在混凝沉淀后,去除率可達到60%左右。
預氧化的效果與次氯酸鈉投加量有直接關系,投加量與原水的溫度及水質條件有明顯的關系,實際投加量需根據原水水質情況確定。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47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