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鈉對人體的影響與液體濃度,液體量,以及作用時間成正比,也就是說濃度越高,液體量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越大。
毒副作用分為確定性效應與隨機性效應,急性效應與慢性效應。
當次氯酸鈉濃度超過5%時,毒性隨著濃度的提高明顯增強,對于任何人這一條都是確定的,所以在有橡皮障的防護下,建議次氯酸鈉的濃度不要高于5.25%,不然對于醫生與患者都是很大的風險。
所謂隨機效應是指致敏反應與致癌性,致敏率并不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提高,也就是很低的濃度也有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但濃度提高會加重過敏程度,同時,由于具有強氧化性,所以有時利用它的這個特性來漂白。而絕大部分研究認為強氧化性是致癌的一個因素。
次氯酸鈉的急性效應主要表現為肝腎等的損傷,以及氯中毒等現象,而次氯酸鈉受熱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3ClO-→ ClO3- + 2Cl- 氯氣具有很強的毒性,如果空氣中含有萬分之一的氯氣,就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一般認為,空氣中游離氯氣的高含量也不得超過1毫克/立方米。每升大氣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氣時,即可在幾分鐘內使人死亡。因為高濃度氯可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停或喉頭痙攣。但這個濃度一般正常時候我們難以遇到,所以急性效應比較少見。
慢性效應是指慢性長期低濃度接觸,對于我們牙醫來說這個需要注意防護了。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蕩洗的時候好在一旁使用強吸,避免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造成損傷。另外橡皮障必不可少,并不是稀釋(愛口腔)到1%~2%就可以直接使用在患者口內,由于次氯酸鈉的刺激性,一定要禁止直接使用與患者口腔,容易造成粘膜水腫,甚至嗆咳至呼吸道引起窒息……文獻表明,濃度為千分之二的次氯酸鈉手部接觸時就需要橡膠手套防護,更別提比皮膚敏感得多的口腔黏膜了。
本文源自http://www.crmglxt.com/news/821.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次氯酸鈉http://www.crmglxt.com/)